“2012年市政府就下了批文,按照0.6元/吨的标准,征收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费。可哪个肯交呢?”在洪湖市曹市镇污水处理厂,镇城建办主任王圣博眉头紧锁。
就像他说的那样,当初的一纸批文寂寞地躺了4年,至今仍是一纸空文。
在洪湖,在监利,在秭归等乡镇污水处理厂覆盖率较高的地方,排污费的征收让很多基层干部一筹莫展。
“别说农民,就连很多乡镇干部都认识不到位,对排污费的征收持不同意见。”监利县汴河镇镇长汤克俭说。
乡镇干部吐槽:为了收费,就差跪下了
快一年了,监利县新沟镇自来水厂厂长彭杨华一提到收水费,就发愁。
2015年,经县政府同意,该县物价局批准9个乡镇开征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费,收费标准0.6元/吨,3个试点乡镇为朱河镇、新沟镇和毛市镇。
彭杨华所在的新沟集镇居民5.4万人,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规模为3000吨/日,运营成本为60万元/年。“以前,除去各级政府的补贴外,绝大多数的运营经费都是镇政府兜底。现在征收排污费,或多或少能减轻一些运营压力。”彭杨华能够理解县政府的用意,但在实际征收中,难度大大超预期。
有农民说,污水可以种田当肥料,不需要你们处理。
有农民说,又不是我要处理,是你们铺设管网接走了,凭啥要我交钱?
有农民说,污水排到河里、渠里就流走了,谁知道你们处理了没有?这钱,谁愿交谁交,反正我不交。
每月收水费的那几天,扯皮拉筋的事屡见不鲜,彭杨华就像消防队员一样到处救火,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。“对愿意交费的人树成榜样,对犹豫不决的人努力争取,对坚决不交的人反复宣讲。唉,为了收费,就差给人家跪下了。”他说。
他介绍,截至去年11月,全镇仍有约10%的居民不肯缴纳排污费。
在紧邻的洪湖市,2012年市政府就下发征收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费的文件,至今无法执行。峰口镇副镇长万财芳无奈地说:“这个钱没法收,村民没有排污付费的意识。”
在三峡库区的秭归县归州镇,低保户有246户386人,占自来水使用户数的43.6%,但他们生活困难,无力缴费;还有483户居民有自备水源,处理费无从征收。“收支不平衡,只能依赖国家补贴,勉强维持运转。一旦需要维修更换设备、提升处理标准,经费还得另外找。”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“还有些困难群众用水本就很少,找他们收处理费,抵不上一张收据的成本。”秭归县水田坝乡建设环保中心主任余先锋说,这样的处理费派不上用场,还不如不收。
百姓坦言:先看效果,再谈交费
在仙桃市杨林尾镇污水处理厂外,一谈到征收排污费的话题,老百姓都有话说。
“真要是把管网铺到了家门口,确实发挥了作用,我愿意交费。是水清了?还是河绿了?”
“处理厂平时都不能正常运转,我咋知道收去的钱,用在哪里了?”
“要想收去排污费,就要让我们看到效果。反正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地交钱。”
……
听得出,农民群众并非不愿意缴纳排污费,而是担心这笔费用会不会真正花在“治污”上。
对此,乡镇干部也能理解,该镇纪委书记周少红说:“农民挣钱不易,要想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排污付费,就要先把管网完善,让处理厂正常运行起来。”
在他看来,这本应是一件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——完善了管网,才能保证进水流量和浓度,促进处理厂正常运行,净化水质效果明显,用效果激发农民群众缴费的自觉性,再用收取的费用进一步完善管网。
在洪湖,每一座乡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都会公示,每天的运行时间、污水处理量、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都会对外公布,而且还有监督举报电话。该市住建局副局长颜祥说:“一是监督规范托管企业的运营情况,二是增强农民群众的参与度,让他们都能亲身感受到污水处理厂的工作内容和作用。”
另外,除征收排污费弥补资金缺口外,很多地方在运营成本上想办法,采取一些更“物美价廉”的污水处理技术。
在归州镇盐关村一片橘林中,有一栋不起眼的方形建筑,这是香溪河流域治理工程所使用的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。这样的设施沿香溪河有7座,主要靠生物手段净化污水,可为850人处理生活污水。
这种设施建设成本极低,按水池大小,每立方米成本仅1920元,由于无动力,平时无电费支出。从2012年开始,这些设施清理过3次,每次人工费才500元。(彭一苇、赵峰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