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-->行业信息-->住房保障-->详细信息
上海经适房暂不对单身80后及外来媳妇供应
2009/1/5 9:28:53   来源:东方网
  【字体:  】【颜色: 绿
  上海经济适用房的“准入”条件中,供应对象的范围有严密的界定,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首先要从中受惠。但许多80后、知青、外来媳妇等群体向东方网表示,希望有关部门逐步改善其居住条件。为此,记者采访了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、市人大代表徐益超,请他就经济适用房的供应特点做个解读。 

  80后单身市民暂时不能申请 

  《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》规定,符合户籍年限、住房面积、可支配收入、家庭财产等条件的30岁以上的单身市民,可向房管部门申请经济适用房。 

  为什么单身申请者的年龄限制在30岁?徐益超解释说,这个设定经过了综合测算和充分讨论。他说,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有限,住房困难的社会“夹心层”又比较多,其中30岁以上单身者的数量尤多,他们年纪偏大,解决婚房甚至自住的需求大,因此予以优先考虑。 

  此前一位专家也向曾记者透露,设定单身申请者30岁这个“槛”的用意还在于,20多岁的人恋爱机会相对大些,对房子的需求相对较轻。这样设定,也避免出现有些人各自申请经适房,之后两相结合占据资源的现象。 

  知青可采多种方式改善住房 

  知青、支边、支内,这些特殊群体,曾为祖国建设奉献心力。目前,不少当年的知青或支边、支内人群回到了上海,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心。 

  徐益超说,一些知青在外地的收入较低,回沪后确实有住房困难,一般都享受了廉租房政策。他建议,对于知青、支内支边返沪等“夹心层”人群,暂时又不能购买经济适用房的,可考虑用租赁的方式解决住房需求,“比如租住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,或者由政府收购一些现成的住房,再低价转租给他们。” 

  对于户口迁回上海的知青子女,徐益超迁建议,如果条件符合,可以考虑先把户口分开,然后再单独申请经济适用房。 刘华宾

  外来媳妇购房问题需逐步完善 

  一些市民询问,家庭中有户口落在原籍的“外来媳妇”,是否有资格申请经济适用房? 

  徐益超回答说,目前的供应对象确实不包括外来媳妇这个特殊群体。“客观上,她们和申请人有婚姻关系,是家庭中的一员,但户籍又不在上海,申请时不能算在内,暂时有点遗憾。” 

  徐益超表示,经济适用房的实施细则有方方面面的因素要综合考虑,反复权衡,“所以现在拿出来公示是个好事情,也特别需要市民提出意见和建议,最终让《办法》逐步完善起来。” 
   

分享:
    【打印】【关闭

相关链接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