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-->机关党建-->党员风采-->详细信息
丰碑就在民心中——记“抗震救灾优秀纪检监察干部”赵忠兴
2008/6/10 9:17:09   来源:人民日报
  【字体:  】【颜色: 绿

 “还有这么多事情要做……”

    这是在四川青川县木鱼镇抗震救灾第一线,镇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赵忠兴过度劳累一度昏倒,苏醒之后说的第一句话。

    从5月12日地震发生到16日,赵忠兴一直在指挥并参与抢救被困人员,四天四夜几乎没合过眼,每天就吃两包方便面。当时,他刚回到指挥部,拿起一瓶水,打开瓶盖还没来得及喝,就一头栽倒在地上。

    听说赵忠兴昏倒,附近的许多居民赶了过来,询问病情。他们把赵忠兴从帐篷中抬到阴凉树下,轮流为他举输液的吊瓶,期盼他早点苏醒。一名村民说:“啥子地方有需要,他就出现在啥子地方,镇上离不开他啊!”

    过了一个多小时,赵忠兴的呼吸才渐渐恢复平稳,脸色也逐渐恢复正常……

    汶川地震发生后,木鱼镇受灾严重,死伤400多人,一位副镇长也不幸遇难。繁重的救灾任务,更多地压在了35岁的彪形大汉赵忠兴等镇领导的肩上。     

    赵忠兴日夜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,负责丧葬处理和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。由于过度劳累,加上低血糖、中暑和时常顾不上吃饭,引发呼吸和心脏出现衰竭症状,两次昏倒在抗震救灾现场。每次经紧急抢救,一醒过来,就接着干。

    在现场指挥救灾的广元市副市长何顺洪说:“在这次青川县抗灾中,我们把最艰难的工作都交给了这位纪检监察干部,赵忠兴没有辜负指挥部对他的期望。”

    “地震后,他在抗震救灾一线连续工作,挑重担,认真负责。”木鱼镇党委书记李树林在工作间隙向记者介绍赵忠兴:“他已经两次昏倒在抗震救灾现场,特别是第二次,非常危险,要不是抢救及时,恐怕……”

    地震发生时,赵忠兴正在县城办事,来不及安顿惊魂未定的妻儿,冒着强烈余震,赶紧往木鱼镇赶。“这么大的灾,我要马上赶回去。”这是赵忠兴留给妻子周萍的话。

    心急如焚的赵忠兴赶到木鱼镇中学时,宿舍楼已成废墟。他泪流满面地投入救援,用手、用铁锹抢救废墟里的学生。

    “看到那个场面,心里像刀剜一样痛。”赵忠兴说,“我强迫自己要坚强镇定,可是眼泪怎么也止不住。从来没有见过那么惨的场面,也从来没有那么伤心过。”

    遇难者的遗体需要安葬,学生家长需要安抚。在这个关键时刻,木鱼镇党委、政府把重任交给了赵忠兴。

    赵忠兴,这个把遇难学生当自己孩子、把学生家长当自己亲人的镇纪委书记,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工作。

    起初几天,外面的救灾食品和水没有运进来,赵忠兴和同事们坚持着。他说:“在这个时候,干部就该站出来,救人、转移、安置、安葬,都要冲在一线,干在一线。”

    过度劳累、悲伤、缺食缺水、中暑、虚脱……

    这一切,让赵忠兴在5月16日第二次昏倒在救灾现场。“我当时倒没有觉得特别难受,就是困得不行,想睡觉。”赵忠兴事后说。

    参与抢救的医生说:“他的呼吸、心脏已出现衰竭症状,如果抢救不及时,很可能死亡。”

    选址、平整场地、挖坑、搬运消毒粉……

    由于长期劳累、食物跟不上、缺水,赵忠兴脸色苍白,直冒虚汗,可还坚持和救灾人员一起背消毒粉上山。

    5月28日晚上,赵忠兴回到16天没回的“家”——宿舍楼早拆了,一家人住在救灾帐篷里。

    赵忠兴说:“我也很担心妻儿老小,他们都是我至亲的人,我也想回去看看。可在危急关头,干部必须坚守一线,要让群众处处看到我们。”

    日前,中共中央纪委、监察部作出决定,授予赵忠兴“抗震救灾优秀纪检监察干部”荣誉称号。

   

分享:
    【打印】【关闭

相关链接
点击排行